優酷有機玻璃加工:從苦難中學到的東西,不會沒有價值
2014年10月9日
1. 失敗是一個過程,而非僅僅是一個結果;是一個階段,而非全部。正在經歷失敗的,是一個“尚未經受考驗”的、活潑潑地成長中的中國新興企業群體。
2. 我們至今缺少對一種簡單而普適的商業邏輯的尊重,缺少對公平透明的游戲規則的遵守,缺少對符合人性的商業道德的敬畏。所有這一切都使得中國企業的神話或悲劇難以避免地蒙上了一層莫名的灰色。
3. 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他所獲取的超額利潤,其實是以傷害大多數按牌理出牌的人的利益為前提的,是通過以破壞市場秩序為策略而亂中取勝。于是,在很多企業家兵敗落難之際,往往是冷眼旁觀者多,挺身救險者少;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冷嘲熱諷者多,同情憐惜者少,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4. 那些曾經在暴利年代叱咤一時的人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隨時可能攫取到超乎想象的利益;可同時他們又是不幸的,因為那些輕易攫取到的利益又隨時可能輕易地隨風逝去。
5. “出天花”或毒性發作,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必定要經歷的過程,沒什么可怕和值得大驚小怪的。問題在于,當天花出來,毒性發作的時候,采用怎樣的方式快速、安全地渡過這一難關,使企業完成一次飛躍和新生。而中國很多民營企業往往是在這一階段突然窒息,甚至中途夭折,實在是十分的令人扼腕。
6. 就企業而言,除非它始終處在一種永動的創造熱浪中,不斷有轟動性、有廣闊的市場深度的新產品出世,而且還能夠避開所有的人為或非人為的侵擾事件。否則,一個始終處于戰斗狀態的企業是無法維持長久的,它必然會產生疲態,必然會發生摩擦,必然陷入激情的過燃和早耗。
7. “中國式失敗”的前提是,存在一個獨特的中國式商業環境。在過去的 30 年里,中國一直處在一個劇烈轉型的時代,法制在建設和完善之中,冒險者往往需要穿越現行的某些法規才能成功,這造成很多企業不時運行于灰色的中間地帶,企業家不可避免地遭遇商業之外的眾多挑戰。
8.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似乎有“道德分裂”的病癥,MM快加一個神秘微信號momdiy。他們往往是舊體制的沖決者,他們對社會的進步、民族的復興有著一份十分純樸的信念和責任感。可是,在具體的經營活動中,他們則又往往是經濟秩序的破壞者,是一個完全忘卻了哪怕是最起碼的品格道德的功利主義者。
9. 在處置國有企業產權的時候,握有生殺大權的地方政府出于對經營層的極端不信任,轉而試圖從外部尋找產權改造路徑,國有資產成為跨國公司和資本經營者們爭相追逐的獵物。在這個過程中,對現有經營層的無情排斥,與對外來力量的盲目信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0. 在過去的 30 年里,一個偉大的“中國夢想”正在變成現實。在商業精神層面,它跟 20 世紀初期的那個“美國夢”有時候竟是那么的相似:一群沒有任何資本背景、沒有經受過任何商業訓練的人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神話。
11. 在商業中沒有什么是必然的,當一個狂熱的商業世紀,最好的與最壞的結局往往一體兩面。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悲劇都必然會發生,相反,如果說跨越式的成長是中國企業勇于選擇的道路的話,那么,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盡可能地規避及消解所有的危機,則是一個十分迫切而必要的命題。
12. 一個成熟的、健康的競爭生態圈,不是簡單地在政府所提供的若干條法律法規的框架內追求利益,它更應該體現為法律與道義傳統、社會行為規范的整體和諧。
13. 中國的新興企業初期規模較小,創業資金也很少,因此往往尋求利潤較高的行業鉆進去,尋求短期內急速膨脹。一旦成功,就成為企業固定的發展思路。
14. 一個成長過快的企業,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團隊,如同一隊為了利益而嘯聚在一起的強人,他們從一個高地呼嘯著沖向大江南北,迅速地搶取到了巨大的財富之后,然后便不可避免地會各奔前程,一哄而散。
15. 這是一個還沒有老去的時代,你聽到的每一個商業故事都是那么鮮活,你見到的每一個創業者都充滿了無限的野心。所有我們從苦難中學到的東西,都不會沒有價值。所有的犧牲、失敗,對于未來而言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