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亞克力制品】:商鋪將嚴重過剩
【優酷亞克力制品】:商鋪將嚴重過剩
現實就是這么骨感!商圈冷落的可不只是廣州一地,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二線城市如成都西安,商貿城均出現人氣冷清,攤位大量空置的現象。一些大的實體鏈鎖,如百盛百貨、中都百貨,洋品牌如沃爾瑪、家樂福,家電賣場如國美、蘇寧都出現關閉門店收縮戰線的現象,這還不只是從今年開始,而是有兩年的事了。
現在網店,你面上看著不起眼,其實背后已經挺大了。
朋友是一碼字的。在這互聯網時代,各種字碼席天卷地,他覺得煮字不足以療饑,遂萌生“idea”:開一網店。剛巧以前認識一人,幾年不見,聽說網店開得不錯,就聯系上了,說要去看看,觀摩觀摩。走之前,特地上網看看對方網店內容,琳瑯滿目,很不錯。朋友覺得這樣一個網上空間,他弄個人幾天也能做出來,信心陡增。
可等去了對方公司一看,傻眼了:200平米的辦公空間,幾十號人忙著訂單、快遞、收款等等。朋友感嘆:現在網店,你面上看著不起眼,其實背后已經挺大了。我則疑惑:這1年1個億的生意,還是賣手機套殼,居然是在10層樓上完成的,那要商鋪干什么?
現實就是這么骨感!
想起這事,是因為昨天看到一報道,說的是傳統實體店爆發“關店退租潮”,還舉了廣州天河商圈、環市西商圈、人民南商圈為例,有圖有真相。筆者在廣州工作過,這幾個商圈都去過,即使在號稱千年商都的廣州,它們也都是一流的商圈,曾經是一鋪難求。現在面臨著大量關店退租,這實在是超出筆者的想象。
但現實就是這么骨感!商圈冷落的可不只是廣州一地,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二線城市如成都西安,商貿城均出現人氣冷清,攤位大量空置的現象。一些大的實體鏈鎖,如百盛百貨、中都百貨,洋品牌如沃爾瑪、家樂福,家電賣場如國美、蘇寧都出現關閉門店收縮戰線的現象,這還不只是從今年開始,而是有兩年的事了。
今年上半年,滬深兩市百貨股半年報業績相當慘,南寧百貨凈利潤同比下降52.97%,杭州解百下降44%,廣州友誼下滑23%。
商貿城凋零,是天貓“雙11”的狂歡、小米“風豬”的起飛,是電商的強勢崛起,是商業組織模式的變化。
有些人往商業街晃一圈,看見人氣不旺,就搖頭:經濟蕭條呀!我是不能簡單同意的。我寧愿把這理解成熊彼特說的“創造性毀滅”,因為在商貿城凋零的另一面,是天貓“雙11”的狂歡、小米“風豬”的起飛,是電商的強勢崛起,是商業組織模式的變化。因此,是到了對商業街、商貿城、商鋪重新加以考慮的時候了。
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廣州的北京路、深圳的華強北是否還能繼續保持往日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的巔峰盛況?
我很懷疑。因為,大趨勢已經確立,新的商業模式不支持這種傳統集市,它的規模經濟在電商面前,可能已變成規模不經濟。即使眾商業地產商琢磨著要把實體店做成電商的體驗店,那也不能挽狂瀾于既倒,在一段時期內,在一些著名商業街,可能還能支撐一陣,而眾多的商貿城或臨街商店,注定在走下坡路。一二線城市都不能幸免,何況三四線城市。
在未來,制造工廠和大數據商會直接面對個人,再加上一個移動支付和物流,跟商鋪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再來聽聽馬云的一句話吧:阿里巴巴本質上是一家數據公司,做淘寶的目的不是為賣貨,而是獲得所有零售和制造業的數據;做阿里小微金服的目的是建立信用體系;做物流不是為送包裹,而是整合這些數據。想想這句話,你再想想工業4.0,你會發現,在未來,制造工廠和大數據商會直接面對個人,至多加上一個移動支付和物流,跟商鋪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到此為止,我還沒說到近些年商業地產的過剩。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國內3450家購物中心開業,2015年預計要超過4700家,商業綜合體的規模達2.4億平方米。僅購物中心平均年復合增長率就超過32%。其實,我列不列出這些數據都無所謂,因為從目前電商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有沒有這些商業地產的增量,商鋪都會嚴重過剩。
不要以為這個未來很遙遠,它隨時都有可能在你身邊出現。12年前,馬云還在到處燒香磕頭求人投資呢。這才多久?瞧好吧,12年后,商鋪的過剩很可能都是過去式了,因為過剩的商鋪早都改成別的廉價用途了。
【優酷亞克力制品】:http://www.kq1996.cn/ss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