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年
又是一個年
“有故鄉的人回到故鄉,沒有故鄉的人走向遠方。”
對很多人來說,春節回家讓人煩惱,越是不順利的人越不愿意回家,得面對父母的軟性和硬性逼問,回到起點意識到自己其實還沒走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在大多數時間我們都是這樣的,不過與此同時,我們又很愿意回到起點找找動力。
所謂年味兒,其實就是人味兒。到了每年的某個節點上,大家有一個由頭和借口,可以重新相信人,愿意與人交往,大家保持著這種質樸本真的審美,暫時放下一切,推心置腹的,容忍親戚的聒噪、天氣的寒冷、電視節目的弱智,可以讓自己變成個小孩兒,在一片喧騰熱鬧之中,對他人加以問候和祝福——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過年了,大家有個借口來這么做了。
一生當中,真正屬于自己的時光就那么幾次。大多數時光里,我們不是在重復自己的生活,就是在重復別人的生活。有時候干脆把自己的生存目標確定為:追求別人那樣的生活。生活并不需要這么些無謂的執著,學會放棄,學會選擇,生活其實真的很容易。
現在,如果愿意,想吃什么可以天天吃,沒有了吃的吸引,過年的興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時光的難留,每過一次年,就好像敲響了一次警鐘。沒有美食的誘惑、沒有神秘的氣氛、沒有純潔的童心,就沒有過年的樂趣,但這年還是得過下去,為了孩子, 為了父母。我們所懷念的那種過年,現在的孩子不感興趣,他們自有他們的歡樂。
時光實在是令人感到恐慌,日子像流水一樣一天天滑了過去。
三十初一過后,就年也算是過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