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席卷大江南北,不互聯網好像就out了【亞克力制品】
2012年以來"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席卷大江南北,不互聯網好像就out了【亞克力制品】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據悉,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我們注意到,相比于去年舉行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本次大會無論從規格還是規模都將更高,巧的是,在2015年流行語中“互聯網+”也列入其中,這當然不是人們討好大會,更不是湊熱鬧,而是近年來我們對互聯網的認知,以及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那些事和那些人,有人說:“互聯網加速了社會進程,”也有人說:“互聯網改變了世界。”當然更多的人則會說:“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曾經陌生“互聯網”今天卻是無處不在。
或許我們還記得,去年9月央視播出的紀錄片《互聯網時代》,在國內輿論界形成相當影響力。這部紀錄片提出: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在管理方式、社會階層模式、人際網絡結構上與工業時代有著本質不同的新世界。
我們知道,互聯網的最大價值在于互聯互通。如果能在信息互通、處理和反饋、共享上做文章,那就體現了其價值;如果沒有這層要素,那就只是披了層互聯網的皮的輿論炒作。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往往高度依靠互聯網的網絡結構。一個識別標準是它是否依靠網絡匯集信息再分發,自動實現信息的處理和反饋。 【亞克力制品】
我們還知道,互聯網要真正實現其潛在正能量,必須真正把互聯互通的有利結構變成有價值信息的大道。它就必須是個精英發揮作用的網絡。互聯網思維讓用戶創造內容沒有錯,但用戶創造內容的價值不在于越多越好,而在于在數量和質量上有平衡,并促進質量的提高。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就指出“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2012年以來"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席卷大江南北,不互聯網好像就out了。
其實中國的這股風和美國的互聯網股市暴漲及帶動的風投熱潮是緊密關聯的。然而"小清新"的網絡模式、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兩張皮"的局面一直在困擾著我們,對此習近平強調:“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突破當前美國互聯網的模式,繼而進行揚棄。【亞克力制品】
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無限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們社會形態,道德水準提出了不小的挑戰,今年9月習近平就強調:“要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確保互聯網客觀可控,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做這項工作不容易,但再難也要做。”
未來互聯網的正面突破很可能將發生在中國,中國獨具世界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人口優勢與技術消化能力,而且現在正在獲得全球引導能力,互聯網作為具有潛在價值的技術之一,很可能得到新生,以新的形象領導世界,中國人要對此充滿信心。因為中國網民數量早在2008年就躍居全球第一,目前仍在增長中。
據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民已達6.68億人,比整個歐盟的人口數量還要多。人們清楚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但它可以創造一個新世界。也許隨著互聯網大會的進程對這一點我們會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