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賺20000倍的股神,只是從一份報告開始的【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50年賺20000倍的股神,只是從一份報告開始的【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前些日子,吳老師在年終秀上盤點2015年,提到的第一件和大家家庭財富休戚相關的大事,就是股市。它在過去一年大漲大跌,呈現了一種非理性的狀態。
很多人上半年賺了錢,但是下半年又交回去,最后還倒貼了。
對于股市,理財老師一直喜歡用巴菲特的故事來教育小巴。巴菲特老爺子,人稱股神,只是近幾年在互聯網科技大潮里表現一般,這幾天還有人盤點今年收益排名,調侃股神已經過時。
可能有人已經忘了他到底多牛了,小巴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
老爺子從1956年組建合伙人投資基金,開始大賺特賺,到1968年,這位爺取得了迄今為止的最佳業績,收益率53%,12年歷史收益達到2610.6%。但他卻說已經看不懂美國股市,要退出投資界,賣光幾乎所有股票、解散了合伙人公司。
結果,第二年美國股市居然就崩盤了,一年內差不多跌了一半。
接下來的事情就更牛了,當大家都在哀嚎的時候,老爺子又上路了,他的眼里遍地都是黃金。他把一家1965年收購的公司業務重組,剝離了老業務,收購了保險公司,成為一個金融保險集團,也就是今天股票市場奇葩中的奇葩——伯克希爾·哈撒韋。【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為什么說是奇葩呢,因為美國股市分紅是一項傳統,但是這只股票從來不分紅。不分紅就算了,關鍵這個股票還特別厲害,從巴菲特最初收購時大約每股11-12美元,到現在的199680美元。你沒看錯,就是20萬美元一股,最高的時候是22.94萬美元,是史上價格最高的股票,漲了近兩萬倍,兩萬倍!
沒錯,他就是這么牛逼,這才是股神,他買過可口可樂、富國銀行、中石油、房地美,從來只見大賺,不見大虧。
他說,買了股票,哪怕只有一股,也就成為了公司的股東,擁有了按比例獲取公司現在或者未來盈利的權利。持有股票,就等于持有這種權利,而買賣股票,也是買賣這種權利。
股市賺錢的兩種邏輯
老爺子現在已經功成名就成為傳奇,高不可攀了。但其實巴菲特的核心投資理念,就是建立在對于股價的合理預期上,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從64年前的一份公司研報開始的。從這份報告開始,巴菲特慢慢從“幼年版股神”進化成為了股神。它可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公司的股價。
這份分析報告叫做《我最看好的股票》,發表于1951年,當時20歲的巴菲特正值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生畢業,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投資顧問。文章所說的股票就是后來巴菲特稱之為“投資初戀”的GEICO(政府雇員保險公司),這是一家在美國全國范圍內提供汽車保險服務的企業,對象包括:政府雇員、軍人、學校教職員工等等。
巴菲特在報告中分析了行業背景、市場前景、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預計了未來的業績與利潤,并以此為根據判定了股價的高低。
1、行業背景與市場前景
戰后5年(1946-1950),大部分行業都處在繁榮中。但汽車保險業不同,二戰結束時虧損,到1949年有所起色。1950年再次遭遇重創,企業股價低迷。
但另一方面,汽車保險行業的市場廣大,大部分汽車購買者開始接受“車險是必要的”這一觀點。
2、企業的獨特競爭力和商業模式
GEICO采用低價模式,保費低于同行業標準30%,而利潤率在業內則保持在最高水平。
巴菲特預計,隨著成本競爭的重要性在經濟衰退時期不斷提升,GEICO費率方面的吸引力應該能夠更有效地搶走其他同類公司的業務。
注:為什么GEICO保費最低,利潤率卻還很高呢?巴菲特并沒有直接言明,不過“GEICO不設立代理機構和分支機構,通過全國500名代理人處理索賠,受理速度非常快”。小巴估計, CEICO應該是直銷,去中間環節化,成本低所以保費低。【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3、業績和盈利持續增長的能力
戰前和戰后,GEICO在保險業務上都維持了高增長,而1947-1950年間,公司投資收入也翻了兩番。除此之外,公司僅在全國 50個州的15個州開展業務注冊登記,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過去的成績不代表未來,但巴菲特相信GEICO在未來還會保持高增長。
4、公司管理層的能力和穩定性
1948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資基金收購GEICO大量股份并將其上市之后,格雷厄姆一直是董事會主席。李昂·古德溫是公司總裁,能力出眾。董事會10位董事共持有GEICO流通股的三分之一左右。
5、最后才是價格
市盈率為8倍,即股價為1950年(行業不景氣年份)盈利的8倍,看起來完全沒有反映公司巨大的成長潛力。
這意味著即便在未來毫無增長,企業八年的利潤加起來也相當于公司的市值了,更何況根據巴菲特預計,GEICO的利潤在未來幾年將大幅增長。所以,股價是被低估的。【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注: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師,由于他的關系,巴菲特才了解該公司并進行研究。因為他老師的關系,巴菲特還得以親自與高管面談,確實是一般人所不能具備的條件。但其中分析企業先于買股票的基本邏輯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說一說這份報告的后記,巴菲特基于結論,以及對老師的信任,投入了當時的大部分資金,也賺了。25年后,恩師謝世,GEICO管理層爭奪控制權,股價暴跌,已經身家上億美元的巴菲特再次投資GEICO、收購其1/3股權。這些股權到1995年已經增值50倍,帶來了23億美元利潤,同一年,巴菲特收購GEICO剩余股權,成為他投資王國的最重要基礎之一。
除此之外,巴菲特還從另一位大師費雪那里學到“聊天法”(scuttlebutt):走出去,和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們交談,徹底搞明白一個行業或者一家公司實際上是如何經營運作的,從側面還原全貌。
我們應該先搞懂一支股票、一家企業的價值來源,然后才能放心地投資,并且建立合適的預期。最好是按照“把它當成這輩子最后一次買股票,而且只買不賣”的態度來研究。
總結
? “隨便買、肯定漲”有時候會出現,但不代表一直如此。
? 股票的價值預期,可以定量分析,從市盈率、賬面價值、股息等指標衡量,買性價比最高的股;也可以從定性分析,買最好的公司和最好的管理層。最好的方式是兩者結合,而最爛的方式則是看不懂這個公司還要買。
? 最重要的是研究與分析,這其實都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對不那么專業的散戶,小巴還是推薦大家去投資基金,尤其是指數類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