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人民幣來了!【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人民幣或將納入SDR
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將就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進行投票決定。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加入SDR“幾成定局”。IMF股東將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持讓人民幣成為該組織貨幣籃子中的第五種貨幣,確認中國進入世界頂級經濟體行列。(綜合FT中文網)
|點評| 當大伙兒看到日評的時候,結果已經出來了。如果按市場普遍預測,這時候人民幣將完成邁向國際化的重大一步。人民幣納入SDR籃子,意味著國際社會確認人民幣是世界流通體系中的重要一員,是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擁有重要地位的一種象征。
人民幣加入SDR,好處是將有更多國家認可人民幣,把人民幣當作外匯儲備一種,當然,這也要看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但在短期內,這可能會導致一個后果,就是人民幣將面臨貶值的風險。前段時間央行主動讓人民幣貶值,以釋放這一風險,政策層也一再表示人民幣沒有繼續貶值的基礎,但一旦放開后,這恐怕不是政策所能左右的。人民幣要真正成為國際貨幣,就要經受得起一定波動。換言之,關鍵是人民幣要hold得住。
監管層與券商緊急澄清利空傳聞
周末,面對上周五市場暴跌,監管層與券商紛紛發布聲明作出澄清。29日中證協緊急發聲,“叫停”僅限于融資類收益互換,停止新增,存量繼續履行、但不延期,目前存量未了結規模約785億元。國泰君安等券商表示將繼續履行4500點以下自營股票盤不減持承諾。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分別發布公告,表示被調查系 “未按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綜合東方財富網)【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收益互換潛藏配資業務、券商被調查等原因,均系上周五市場遭遇暴跌重要原因。由于當時監管層面與券商均語焉不詳,造成市場人心浮動。澄清這些利空消息,是指望挽救市場繼續殺跌的情緒。不過,打新抽血對市場仍造成一定影響,周一早盤A股習慣性下跌,午后一度跌逾3%,失守3400點。
A股上演V型反轉
周一A股上演V型反轉。截止收盤,滬指報3445.41點,漲幅0.26%;深成指報12037.86點,漲幅0.64%;創業板報2672.58點,漲幅0.87%。兩市共成交9841.3億元。(綜合新浪財經)
|點評| 周一是打新啟幕首日,當天有一只股票(凱龍股份)亮相。A股若不是銀行、券商奮起護盤,大概率將是繼續深跌。早上到午后,大盤其實都很難看。概念股方面,石墨烯、電力和次新股等表現較好,但也一度為大盤所累。昨天看到有個股最低跌至8%以上,午后反轉漲了4%的,這一來一去,果真像坐電梯似的。11月的最后交一個易日,以A股慘勝收場。
多地醫?;甬斊谑詹坏种?br/>
30日消息,與養老保險基金一樣,醫?;鸬慕Y余也存在地區之間的“苦樂不均”。全國數據往往不能反映各地具體的情況:廣東等沿海地區勞動力流入省份醫保基金結余較多,而一些中西部地區醫保統籌基金已經出現當期收不抵支。(《第一財經日報》)【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這應該和各地的醫保基金統籌和管理水平有關。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一旦出現醫保基金亮紅燈,會迅速把風險轉移給醫院和患者,即采取嚴控醫保報銷的方式,避免醫保基金“穿底”。但另一方面,社保部門也在嘆苦經,抱怨醫療機構違規操作,造成醫保基金浪費。這些矛盾可能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解決。
6大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公布
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6大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其中《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向社會資本開放售電業務,多途徑培育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有利于更多的用戶擁有選擇權,提升售電服務質量和用戶用能水平。(新華網)
|點評| 老實說,文件不少內容看不是很明白。雖然每個字日評君都認識,但串在一起卻像是火星文。簡單講,這輪電改或涉及綜合試點、售電側改革試點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不過,國內電改涉及層面太多,相關利益方也非常龐雜,還是坐等更詳細的解讀出來吧。
韓國國會表決通過中韓自貿協定
30日消息,韓國國會表決通過中韓自貿協定批準案。在貨物貿易方面,中國最終將有91%的產品對韓國取消關稅;同時,韓國最終將有92%的產品對中國取消關稅。(綜合鳳凰資訊)【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據悉,中韓自貿談判是中國對外商談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這項談判中韓是在今年6月簽署的,但韓國國會一直沒有走完法定程序。近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就此批評國會不做實事,口口聲聲心憂經濟操心民生卻不做本職工作,是偽善的做法。這一罵還真管用。
誠品書店蘇州開業
29日,臺灣誠品在內地首家書店在蘇州開業。蘇州5.6萬平方米的誠品門店中,書店面積剛剛超過整體的四分之一。除了圖書之外,更多的空間被200個餐飲、服飾、生活方式類的品牌所占領。(界面新聞)
|點評| 誠品要在內地開書店,這事情說了有幾年了吧。而這幾年里,傳統書店已經從鬼門關走了一遭。該倒閉的店倒差不多了,沒倒閉的有些是因為地方財政出手相助,還有的有賴于紙質書閱讀者的堅守,以及靠其他收入補貼。
最近傳統書店又有起死回生的端倪。亞馬遜開出實體店后,國內在線圖書網站當當(它現在還算是網絡書店嗎)也宣稱要開實體店。但誠品從來就不是純粹的書店,他實際上是書店加文化消費加地產的概念。書店更像是誠品打造品牌的一個門面,后面的文化用品、服裝才是利潤所在。也就是說,要把書店真的當做一門生意來做,否則會被理想壓垮。
你問我答
夏天的雪問:我想請教一下互聯網對傳統零售業的沖擊、傳統的商業面臨高價的租金,出路在哪里?
答:任何時候市場都有機會存在。正如互聯網對傳統零售業的沖擊,對互聯網行業是機會一樣。市場是無情的,哪里有人氣,錢就往哪里去。它不會考慮這家零售店才開業,老板娘很漂亮,就對它特別眷顧。這話的意思是,要抓住機會,就要從市場中尋找出路,不能抱殘守缺,而要擁抱變化。
如果還想做傳統實體店,其實有一個事情可以做,不妨去看看一條街上現在還剩下的都是什么門店,生意最好的是什么?把這個摸透了,或許會有新的想法。當然,日評君只能告訴你大原則,而不能幫你具體做些什么。畢竟,互聯網改變社會,也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