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開始熔斷,明年房價"斷崖下跌"是誤讀【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元旦開始熔斷,明年房價"斷崖下跌"是誤讀【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突發:中信證券又有兩名高管被帶走
周五傍晚,消息稱,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中又有兩人被帶走,分別為中信證券投行業務負責人陳軍和中信證券國際投行業務負責人閆建霖,目前尚不確認是接受調查還是協助調查。(財新網)
|點評| 至此,作為中信證券內部最高經營管理機構的執行委員會8名成員中,除董事長王東明退休,已有6人涉案,僅剩負責國際業務的殷可,幾近全軍覆沒。但另一方面,最新財報顯示,中信證券11月非合并營收21.6億元,凈利潤7.11億元,還是很賺錢。這兩則消息,或將影響下周中信證券股票走勢。
滬指跌1.67%終結四連陽
周五滬深股市雙雙低開,震蕩下挫,金融股領跌。截止收盤,滬指報3524.99點,跌幅1.67%,深成指報12329.18點,跌幅0.95%,創業板報2692.16點,跌幅0.59%。(綜合新浪財經)
|點評| 昨天本來是大部分打新資金解凍的時間,但主力并不買賬,銀行、保險、券商等權重股坐觀多空之戰,地產股退燒,導致整體大盤萎靡不振,以收跌結束12月首周行情。不過,本周在金融、地產股踩準點的投資者,不僅可彌補上周暴跌損失,還可獲利不少。【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周五的行情,和下面這些因素多少有關系。
A股熔斷機制元旦起實施
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三家交易所將觸發5%熔斷閾值暫停交易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尾盤階段觸發5%或全天任何時候觸發7%暫停交易至收市。(中證網)
|點評| 這或許是導致昨日股市行情低迷的原因之一。雖說熔斷機制明年元旦才開始實施,但面對新市場交易規則,形勢莫測,造成市場觀望情緒濃厚。當然,這是說如果機構事先獲知相關消息的話。正式發布的熔斷機制相關規定,調整了暫停交易時間,其他大致不變。不難預計,新的交易規則,將導致A股生態重構。換言之,A股市場快要變天了。
又有10家公司重啟IPO
證監會3日晚間發布消息,前期暫緩發行的剩余18家首發公司中,又有10家公司已完成會后事項程序和重啟發行備案工作,其中上交所3家、深交所中小板4家、創業板3家。
|點評| 按照這個節奏,年底前消化完28家IPO公司,至少要耗費3周時間。這也就意味著,本月A股將處于抽血打新的狀態。不排除有些投資者干脆把錢都拿來打新,而暫時不再回流進入股市。所以,A股市場基本就會是一個存量博弈的情況。加上明年各種新規則開始施行,求穩的話應采取保守姿態。【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證監會抽查25家證券期貨機構
周五證監會新聞發布會消息,近期,證監會將繼續以問題和風險為導向抽取部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專項檢查。涉及25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等各類機構。(證監會發布)
|點評| 證監會強調這是年初就已計劃的專項檢查內容,但在券商紛紛被查背景下,還是可能引起市場擔憂。或因如此,這些券商又開始變得“低調”了。不過從業績看,月報顯示,許多券商11月份仍然賺得盆滿缽滿,有的券商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
注冊制或較預期加快
外媒報道,A股發行改革方案有望下周明確,隨后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將落實《證券法》相關條款的修訂,意味著注冊制實施時間將明顯較預期更快。另根據上交所安排,預計在12月中旬完成IPO新規業務流程改造。(綜合東方財富網)
|點評| IPO新規流程改造主要涉及按市值配售等程序,這應當是實行注冊制的一個過渡階段。按原計劃,這將在明年初開始實施。那么,注冊制最快也是在明年上半年推出。一般來講,不太可能一邊還在推出IPO新規,一邊馬上進入注冊制,雖說二者可以互相接軌。但這反映出政策層加快證券交易市場化改革的決心。
肖鋼:深港通萬事俱備
4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當天與尚福林和肖鋼進行了會面,肖鋼稱深港通的眾多準備已完成,啟動只是時間問題,證監會支持香港擴大RQFII的提議。(綜合華爾街見聞)【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這話的意思,深港通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點推出。什么是合適的時間點,無非是A股市場各項改革進入實施,市場企穩的時候。現在監管層的重點,一定是先保證熔斷機制、IPO新規順利推出,把資本市場基本制度完善了,才談得上開門“接客”。
社科院回應:明年房價"斷崖下跌"是誤讀
中國社科院3日發布報告,預測房價明年二季度后有出現一波斷崖式下跌的可能。當晚,社科院“緊急”回應,相關報道“以偏概全”。“做出這個結論的前提是整體經濟趨勢沒有顯著變化且不出臺重大的利好政策。”(綜合北京商報)
|點評| 這真是越描越黑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一種預測,而預測這東西有時候跟扔硬幣一樣。有媒體統計,相關機構報告的預測既有準的也有不準的,還是這個意思。但如果按照現在的解釋,人們反而要問:這是在為房地產商游說嗎?當然,善意的理解,人家應該沒這個意思。
中泰高鐵換大米
4日消息,中國和泰國于3日同時簽訂了兩個大單:簽署中泰政府間鐵路合作框架文件;中糧集團總裁與泰國商業部外貿廳廳長簽署簽署100萬噸泰國大米進口合同。這被外界認為是“高鐵換大米”戰略的一部分。(綜合一財網)
|點評| 中泰高鐵換大米計劃始自2013年10月兩國達成的一項協議。當時中方表示有意參與當地高鐵系統項目建設,并以泰國農產品抵償部分項目費用。這筆生意對中國并不吃虧,這既讓高鐵走出去,又能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