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香港股市匯市告急,央行加強資本管制
香港政府:港元跌到紅線將出手
20日,香港恒指跌至42個月新低,港元兌美元一度跌至7.8228,創2007年以來新低。香港特區政府表示,香港有能力抵御資本外流考驗,若港元跌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7.85,金管局將拋售美元。(華爾街見聞)
|點評| 周三不僅港股大跌,對整個亞洲市場來講都是一個“黑色星期三”。港元12月遠期合約昨日更是一度下跌至1美元兌7.8904港元,創本世紀以來最弱水平。股匯雙殺之下,政府很難不出手。而港股大跌反過來也給孱弱的A股狠狠一擊,昨日滬指也大跌1.03%。
銀行嚴控跨境人民幣凈流出
20日消息,多個省份央行分支機構已要求各家商業銀行嚴控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的凈流出上限,任意時點凈流出余額不得大于0。同時,央行要求擁有外匯資金池的跨國公司對境外放款上限,由所有者權益之和的50%調減至30%,且必須是自有資金,不得購匯對外放款。(《證券時報》)
|點評| 形勢所逼,哪怕致力于人民幣市場化改革的央行,這回也不能不出手加強外匯資本管制,以穩定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或許,當初過于忽視人民幣貶值造成的市場壓力了。
首現勞動人口和流動人口同時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口數據,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的勞動年齡人口9109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87萬人;流動人口為2.47億人,比上年末減少568萬人。這是30年以來首次出現勞動年齡人口和流動人口同時減少的現象。(一財網)
|點評| 有專家認為,勞動力供給的減少,帶來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企業毛利率下降,消費能力減弱,必然帶來經濟增速的下降。這雖然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在現實中不一定有那么強烈的表現和作用。一方面,這一改變從近年來已經凸顯,另一方面,經濟轉型升級等各種舉措,就有應對這一改變的目的。出現勞動力和流動人口同時下降,更意味著必須加快經濟轉型的步伐。
中國-海合會自貿區談判取得進展
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當地時間1月19日,中國與沙特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將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同意盡早建成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區,進一步加強在能源領域的合作關系,在一帶一路的建設框架內加強產能政策協調與對接。(澎湃新聞)
|點評| 沙特是習近平“中東之行”的首站。中國與沙特除了將加強能源領域合作,還將加強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沒錯,這里的關鍵詞是“一帶一路”建設。在亞投行正式成立背景下,習近平展開“中東之行”,或許就是為了深入推動這一經濟戰略。
IMF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至3.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日在倫敦發布報告,預計2016年和2017年的世界經濟增速將分別為3.4%和3.6%,比該機構在去年10月份的預測值分別下調0.2個百分點。其中IMF預測中國經濟今明兩年將增長6.3%和6.0%,和預測前值持平。(《中國證券報》)
|點評| 這是自去年7月份以來,IMF第三次下調對今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期,可見局勢真的不樂觀。其對中國的預測低于國內預測,但仍對中國經濟保持一定信心。
監管層擬規定禁強平措施
20日消息,證監系監管部門擬在2016年的資管機構新規中對包括股東增持用途的股票類資管計劃的杠桿率進一步收緊,從現行的5倍以內收縮至1倍;還擬規定結構化資管產品不得設置止損線,不得“出于保障優先級份額認購者本金及收益為目的進行強行平倉”。(《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 收縮資管計劃的杠桿率,這在前陣子就有報道。但規定禁止強平的話,似乎會讓市場不安。這些做法雖然都是為了降低資本市場風險,但如果沒有強平措施,基金公司怎么敢拿錢出來?當然,哪怕有規定,如果不可行,機構也會想辦法繞開。
去年金融業GDP增速達15.9%
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數據顯示,金融業全年GDP為57500億元,同比增長15.9%,增速居產業榜首;房地產業增速墊底,比上年同期增長僅3.8%。(國家統計局網站)
|點評| 去年資本市場激起了人們的炒股熱情,各金融機構、券商業務高速增長,雖然過后留下一地垃圾,但盤點起來,金融業的數據卻是好看得很。不過,去年也可說是一個轉折點,投資理財或將全面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中海油16年來首次宣布減產
1月19日,中海油宣布2016年中海油凈產量目標為4.7至4.85億桶油當量,比2015年的預計凈產量下調了2%-5%。這是中海油自1999年上市以來首次調低產量目標。(新浪財經)
|點評| 國家油價跌跌不休,反彈尚無跡象。目前,中海油生產一桶石油將虧損10美元以上,減產成為必要的市場應對措施。實際上,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如果采取過度保護措施,反倒不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蘋果加快在華開店步伐
20日消息,蘋果在華開店的步伐明顯加快,據悉今年蘋果在中國的零售店將擴充到40家。1月份就有5家蘋果實體門店在中國開業。截至 2016 年 1 月 20 日,蘋果在大中華區擁有 31 家 Apple Store 零售店,分布在 15 個城市。(財新網)
|點評| 在后喬布斯時代(哎,喬教主已去世快5年了),蘋果終于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庫克一年都不知來國內多少趟。目前,中國是全球App下載量最大的市場,這也意味著除了出售手機,應用下載成為蘋果源源不絕的提款機。